道德经·老子复归

 

自古注解《道德经》者多如牛毛,大都从文字上下功夫。文以载道,当不拘泥于此;旁征博引,不若回归五千言。市面上的三全本,逐字逐句逐章解释道德经,看似全而无瑕,实则圉于文字,文未尽意,夹生而食;举实例以解老,虽易于入门,而又狭老子之本义。此本老子重义不重形,得鱼忘筌。虽分章节却不止以此释义,而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以一贯之,串珠成链,以老子来说老子,回归五千言。以往我们久圉文字以企寻大道,岂知其在此亦不在此。观五千言,止见文字之有形之物,故道不在此。观五千言,千言如无言,义从无中取,得意忘言,洞视幽眇,得其无言,终得其真。此书,以帛书本道德经为底版,在尽量保留原貌的基础上,将少量生僻艰涩通假字用本字替换(部分参照通行本)。帛书版原文德篇在前,道篇在后,不分章节。为了便于参学,按照通行本逐章分节,其中个别章节次序与通行本不一致,以帛书版编排。